杜梅同志,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2年加入民进,现任民进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杜梅同志长期从事资源环境工作。勤于思考和钻研,对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和前瞻性,早在1990年自主研究建立的污染源综合效应评价模型,就把污染状况与经济效益、资源的耗费量做为一个系统,提出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纳入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之中。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团队完成的“环境财政”“环境管理体制”等课题成果为在国家财政体系设立环境帐户和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先后组织完成水利部重大课题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中的子课题“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和中意合作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含水层补给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等课题。在负责规划计划工作期间,组织完成的《2009-2015年全国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已经实施完成,全国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得到治理,累计治理河长12500公里,使3900万人、3800万亩农田排涝受益,在构筑防洪安全屏障同时改善了水生态环境。组织完成的《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有效解决疫区老百姓的疾苦,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近年累计答复全国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60份。曾被评为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文明职工、先进个人和三八红旗手。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出版《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等专著6部。先后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奖3次、吉林省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1次,松辽科技成果奖11次。
杜梅同志加入民进组织以来厚积薄发,积极参政议政,撰写提交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提案建议等20多件,成果丰硕,质量较高,被采纳率较高。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民进参政议政。南水北调工程是举世瞩目的战略性工程,如何保障一库清水进北京是该工程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2014年民进中央朱永新主席亲自带队深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开展调研,杜梅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此次调研。在调研现场认真观察,问题找的专业、切中要害;按要求撰写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策建议”,提出的对策建议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可操作性。
把握热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议。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过度超采问题,杜梅同志主动发挥自身资源环境专业优势,关注本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把握要点信息,深入河北省、天津和北京市等地,与当地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部分乡镇群众座谈交流、收集数据资料。在翔实的数据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撰写并提交了“遏制地下水过量超采,保护北京生态环境”调研报告。该报告由民进北京市委转化为党派在市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同年两会后,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时对地下水超采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关注河道淤积,保证百姓用水安全。2013年7月,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亲自带队就北京市水库淤积等问题赴延庆官厅水库一带调研,杜梅同志受邀参加了此次调研工作,该同志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有见解,提出的对策建议被采纳转化成政协提案。同年10月8日,一场大雨淹没了浙江的18个地区,台风带来的暴雨围城。杜梅同志见到官方报道当天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提出除了气候、地理等因素影响固然重要,河道淤积引起的行洪不畅不容忽视,撰写提交的《关于尽快建立河道清淤长效机制的提案》,作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党派提案、全国政协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获得民进中央二等奖、北京市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5年,该同志了解到浙江省通济桥水库投资3亿多元开展生态清淤工程,增加兴利库容151.46万立方米,同时,去除底泥沉积的污染物质,在上游污染排放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库水质稳定在Ⅲ类水质及以上的情况,马上着手撰写建议,“从浙江中型水库生态清淤工程看如何还百姓一库清水的可操作性”,建议民进中央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适时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此外,杜梅同志还主持完成的《明晰产权,设置红线,保护和用好地下水》被评为民进北京市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报送的《中小学水清教育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发表在中国政协报,被评为民进北京市委优秀信息成果三等奖;为2014年7月10日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撰写政策建议,并被采纳;在2014年10月31日全国政协委员沙龙上,作为副嘉宾,就如何构建保障中线供水安全的长效机制发表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等政协委员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参加民进中央朱永新副主席带队组织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专题调研,并参与撰写调研报告;参加撰写并提交了“民进北京市委关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筹备情况对策建议”,为APEC会议顺利举办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