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然而,由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长期滞后,导致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尽快压减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培育绿色低碳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京津冀交通网络设施建设,缩小河北与京津差距,全面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为此,我们建议:
一、抓紧研究大首都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承办,抓紧组织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的地方政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大首都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二、强化京津冀科技、教育、卫生协同发展
打造以“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石家庄-廊坊”为轴的“健康走廊”和以“唐山-沧州-保定-天津滨海新区”为轴的“科技走廊”。一是积极推进京津地区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向“健康走廊”转移和集聚。二是将北京中关村政策延伸至“科技走廊”,努力建设“中国式硅谷”。三是加快跨区域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探索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发挥好轨道交通快捷、高效、绿色、安全等优势,打造“两大走廊”与京津间的快速通道,建设相邻城市间“一小时交通圈”,以城市群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