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通,浙江杭州人,出生于1876年,清朝的翰林,长期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董事。1948年,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发出“五一”号召,准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陈叔通从上海赴香港,转往解放区。到了石家庄后,陈叔通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等同志。他惊异地看到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竟是那样平易可亲、热情待人,和共产党员的一般干部没有什么不同。毛泽东等人见到陈叔通就像见到家人一样,尊称为“叔老”,对他冒着危险、长途跋涉来到解放区表示欢迎,并称赞他过去不事权贵、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毛泽东对陈叔通说:“叔老,你长期在旧社会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真是难得。”陈叔通说:“我没有起来同他们斗争,感到惭愧。”此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处理许多重大事情时,都亲切向陈叔通征求意见,这使陈叔通感动不已。毛泽东曾对他说:“你是清朝的翰林,经历了几个时代,见多识广,你的经验是很宝贵的。”
毛泽东除了在召开会议时征求陈叔通的意见外,还不时地请他到自己家里叙谈。陈叔通曾经对人说过,他看到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气,毛主席可以说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受亿万人民爱戴的领袖。当陈叔通每次按约定时间去拜访毛主席时,主席大都在门口等候;他回来时,毛泽东总是送出门外,并亲自打开车门,照顾他上车,然后关上车门,与陈叔通告别、待车走远了,陈老还可以看到毛泽东在向他不停地招手。
毛泽东虽然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但他从不以领袖自居,始终保持着尊师重教,敬老尊贤的中国传统美德,这让毛泽东赢得了更多的人心,凝聚了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