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学校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分为东、西两个院落,其建筑布局承袭明、清两代建筑风格,是北京保护较为完好的清代贝子府之一。1913年,蒙藏学校开办,1916年,蒙藏学校在旧址西院办学。1923年,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先后到蒙藏学校,向这里的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1924年秋,多松年等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乌兰夫等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在蒙藏学校建立。为扩充校舍,1931年蒙藏学校买下东院,将中间院墙拆除,东、西两院合并办学。1951年,“蒙藏学校”改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20世纪8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从此地搬迁,原址上建起民族大世界商场。200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商场闭市。2021年,被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31处旧址之一,入选北京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2023年3月,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蒙藏学校旧址馆区,面向社会开放。
为充分阐释文物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策划布设展陈,通过展陈凸显各民族团结,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动静结合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院策划举办了“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和“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专题展重点介绍了蒙藏学校作为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和为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主题展共分为四个部分15个单元,展出图片约420张,实物、文献、档案等展品280余件,将“四个共同”理念贯穿始终,融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着力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东院设置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体验区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国家民委牵头下,协调了全国各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动员各地选送各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实施轮展制度,以季度为周期,保障体验内容持续更新,提升体验馆对观众的长期吸引力。
百年前,蒙藏学校旧址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起点;百年后,蒙藏学校旧址作为红色文化重要载体,力争打造成为展示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平台。